个人文档管理软件 -文档大师

首页 » 知识管理 » 个人知识管理 » 个人知识管理浅论[转]
admin - 2013/4/13 14:37:15
  你是否下载了几十G的文档、电子书、视频,但过了很久才意识到很多文件基本没打开过?
  你是否看了N多书,上了N多课,但回过头来,却发现似乎什么也没记住?
  你是否在工作接触和面对大量的信息,却常常在寻找资料上花费很多时间?
  你一直很希望构建起一个自己的知识系统,来便捷的检索和接收到所有你想要的信息?
  你已经有一些关于知识管理的实践,但却不是很得法?


一、个人知识管理概述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昨天刚看过的一份关键资料,今天起草报告时要用到,自己却怎么找也找不到,而不得不另起炉灶,进行痛苦的“创新工作”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大部分东西重新起草比去寻找这个已存在的东西还省力气。
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寻找某些他们永远没有找到的信息上。

  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呢?本人认为造成个人工作中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
当今时代,信息的数量十分庞大,我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也很广泛,大部分工作是要去做那些创新性的工作而不可能去日复一日的重复某项活动或操作
因此我们每个人工作都会用到各种知识,对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很高,而我们对这些众多的知识没有或者无法进行管理,
最后造成工作的低效率。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德鲁克说过,没有人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
这里我还需要补充一句就是,你唯一的能力就是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使知识集中化、系统化、有序化,便于组织和个人提取、利用和共享,从而提升组织或个人的竞争能力,
促进组织或个人目标的达成。同样,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使个人的显性知识系统化、隐性知识显性化,
便于随时对知识进行完善、提取、分享、应用和创新,从而塑造并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职场竞争以及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而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在“信息爆炸”的现今社会,个人要确保跟上时代节拍而免于被无情淘汰必须“持续地学习”,可以说个人获取和利用知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个人价值。
但是,人类天生具有遗忘的特性,虽然人的一生有机会获取众多的知识,但真正精通的往往只是经常使用的很有限的一小部分
其余大部分知识往往只能记住一个概况,到有用的时候再去查找获取。因此,积累、获取和检索知识的能力在这个世纪显得非常重要,
个人知识管理对每个现代人来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
  1、建立了个人知识体系,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完善;
  2、有利于个人发掘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避免因知识的遗忘而流失;
  3、有利于个人知识的检索和提取,减少个人时间与精力的耗费,提高工作效率;
  4、有利于将知识资源应用于实际工作以获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展现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并通过参与知识创新、知识交流,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6、持续性地学习并更新个人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提升了个人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也许你未必知道这么一个概念,但你日常也一定在使用,比如你分门别类的记录你自己的文档,文件,数据等,这就是知识管理的雏形。
你是为了方便管理、查找、使用乃至共享和创新这些知识,这就是知识管理的精神。
的确,知识管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知识卡片、读书笔记、文章写作、博客转载、日志分享等都是个人知识管理行为。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PKM)是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个人而形成的一种方法论。
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其实,在每个人的工作及学习生活中都已经有了知识管理的影子,但这时候的PKM还处于蒙昧状态,我们如果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有意识的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那么PKM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PKM的最早概念是由美国的Paul Dorsey教授提出来的,他指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本人借鉴组织知识管理的概念,对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描述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为了提升个人的竞争优势,建立自我的知识体系,并不断进行知识的获取与整理、存储与更新、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的过程。它使得知识被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增值。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来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的背景
  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实际上,人类自古以来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知识管理活动,知识的多少也一直被认为是评价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早时期。甲骨文的出现,即标志着人们开始了对知识的管理。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出现了竹简、绢帛和纸质的书本对知识进行记录并代代相传。进入工业社会后,出现了各种先进的印刷设备以及大规模的图书馆等知识管理的手段。
  【戚继光的知识管理】戚继光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戚家军战无不胜,更在于他的无私。戚继光将生前的练兵、打仗的心得都总结下来,编撰成书,留与后人。《练兵纪实》、《武备新书》等光辉著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了曾国藩的指路明灯。曾国藩仔细研读了戚留下来的兵书,按照戚家军的练兵方法并结合实际,练出了名震天下的湘军。
  20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处于外部环境的剧变之中,迫切需要通过利用知识资产来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因此,对知识的管理研究逐渐为许多企业所重视。许多研究者都把目光放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而实际上,要发挥知识的作用,必须要依靠个人的力量,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将实际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操作领域。
  因此,即便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在于每个人的参与程度和个人的知识管理水平。因此,知识管理既是组织的事情,也是个人的事情。特别是在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之后,人们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海量的信息与知识进行相应的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1、目标驱动原则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应该紧紧围绕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而有目的地进行
要专注于个人核心知识体系而不是抓住什么就是什么,否则,知识无涯,何处是岸?

  2、先广后深原则

  尽管知识管理要求专注于自己的核心领域,但是,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特别是“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
各种知识之间更是有着错综复杂的逻辑联系。因此,为了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识管理应先积累广度再向深度发展,以形成“金字塔状”的知识结构系统。

  3、系统思考原则

  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跳出局部知识的狭小视野,以全局观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思考,同时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知识,使得各局部知识之间相互论证、相互支撑,而不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4、整理消化原则


  知识的积累并不只是简单的复制与粘贴,在Web2.0年代,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使劲地下载,使劲的复制粘贴,收集各种能收集到的资料——问题是,有多少被自己真正消化了呢?
你所存储的知识起码你应该简单看过、知道是在讲什么,如果要求更高一点,要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后再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
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被原有素材的繁琐和复杂所吓倒,而要能够在自己的透彻研究之后,结合自己的观点,以简单朴素的语言进行二次描述。

  【观点】不能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所表述的知识,证明你还没有深入理解。

  5、反复坚持原则

  马云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反复“迭代”的过程,是一个由“渐修”带来“顿悟”的过程,
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没有持续不变的“渐修”和“量变”,
就没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和“质变”,而“顿悟”和“质变”也仅仅只是开始,知识管理贯穿人生全程。

  6、动态更新原则

  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动态更新原则体现的是知识的发展规律,不能期望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知识结构。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频繁,一个人昨天建立的知识结构,如果今天不充实更新,它的价值就会降低。
因此,只有用动态更新原则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在旧有的知识结构中叠加新的内容,才能把握更多稍纵即逝的机会。

  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


  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

  我们从读小学到大学,几乎都听命于老师和家长,大学毕业后我们才真正开始建立自我发展的方向,而从此开始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情况,便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在大学里所研修的专业固然重要,但我们清楚进大学选择专业时,还有许多盲点和误区,完全可以通过工作以后的时间进行新的调整。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体现知识创造价值,因此就需要再次强调了不能脱离了某个场景或领域来单独的谈个人知识管理,否则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要想具备某种才能,必须要有相应的某种知识结构。有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后:①有利于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完善;②有了对知识结构的事先分类,那么,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和更新就可以有序进行。
  因此,应根据目标的需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不能为学习而学习,为读书而读书,为知识而不加选择地吸纳知识。那么,怎样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呢?

  如下图,我们可以建立三个层次的知识体系结构。
  
  
        最高层是“专业技能”层,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所关注的区域,如本人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中间层是“通用技能”层,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一些通用技能,如自我管理技能(时间管理、情绪及压力管理等)、通用管理技能(领导技能、沟通、团队建设、执行等)、企业管理知识(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品牌管理、标准管理等等)。

  最底层是“知识面”层,这个层应该越宽越好,主要内容是与专业技能联系较为紧密的其他相关领域,比如,相对本人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本人的“知识面”层还应该包含企业管理的其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领域,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进来,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个区域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个区域的精力投放要严格控制,达到理解程度即可,以防本末倒置。

  知识的获取与整理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对于学习组织或学习者本人,知识的获取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而且,若要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也必须不断地吸纳外部知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通过积极思考,进行融会贯通。知识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贯通、再积累、再贯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有:①互联网;②传统图书;③参与培训;④互助学习小组;⑤人际网络;⑥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即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学习心得整理撰写出来,这点非常重要!
  资料搜集了很多,知识也学习了很多,但这些资料和知识怎么进行有效的整理呢?知识的整理是对原有资料、信息、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消化吸收后进行编辑整理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知识梳理过程,有许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将个人知识管理进行到底的决心,个人的知识管理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知识的存储与更新

  对知识整理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系列的文档。这些文档是异常珍贵的,为了便于这些文档的检索,首先就是要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建立“知识地图”,明确各知识文档之间的逻辑、从属关系。其次,将这些已完成的文档进行存储,形成个人知识库。为了确保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不被丢失,这些文档尽量在多处同时进行备份(如115网盘、新浪网盘、华为网盘、个人邮箱等)。
  在计算机芯片制造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其运算速度每18个月就可以提升一倍。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比之古代已不知快了多少倍。有人提出大学学历应该有失效期,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保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致老化到落后于时代,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专业知识的更新管理更是异常的重要,估计超过50%的人并不从事大学专业的工作,专业知识可能发生多次转向。三分建设,七分维护。知识更新最难的是需要持之以恒。要不断添加新的知识分类和知识资源;不断修改和删除部分知识资源;持续与他人进行知识的互动交流等。

  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个人知识管理不能脱离团队和群体。知识管理的精髓就在于知识的分享和交流,特别是在这个网络时代,单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全人类的知识是无穷的。知识的分享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将知识分享给别人,也能够通过知识的互动交流,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完善。同时,知识的交流传播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学的机会,客观上促进了个人品牌的传播与推广。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个人影响力也就越大。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就是知识分享的好处。分享的精神就是互联网的精神,因此,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个人知识管理不能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工具。个人知识管理与Web2.0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当前,适合个人知识管理的Web2.0的典型技术及实践应用有:
  1、Blog(博客),如QQ空间、网易博客、百度空间、新浪博客等;
  2、Wiki(维客),即开放式网络百科全书,如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
  3、文档共享平台,如百度文库、新浪资料、豆丁网、新浪微盘等;
  4、SNS(社交服务网络),如微博、Facebook、QQ社区、人人网等。

  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古代,书生应该属于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但为什么这些古代的“知识分子”却是百无一用呢?除了历史的原因,古代的知识分子学习的知识很少能在生产或生活中得到应用。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唯一的目的:使用它,利用知识创造效益,利用知识帮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被利用时才能展现其价值,知识必须跟任务、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有句话说,“个人竞争力的源泉不是你现在知道的或者掌握的,而是你选择方向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是你能够将知识用足用好的能力”。个人知识管理最终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及时、有效、充分地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当中,使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并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的发展。

  而在知识管理的全部过程当中,我们的思维不能局限在原有的知识范畴内,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深入思考进行大胆的创新。创新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灵魂,是个人能力是否能够突破一定高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开拓思维,大胆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比如,本人自开始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以来,一直坚持将原有的知识材料进行深入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后再进行整理归纳,这期间多有创新,受益匪浅

  原文:http://articles.e-works.net.cn/km/article106353.htm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知识管理浅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