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知识怎样成为个人力量的理解:1.拥有知识:记忆 2.运用:理解所记忆的知识、面对问题时的知识再现与重组等(复杂知识一般由许多简单的知识组成) 3.针对某些领域的知识训练为本能,如演讲等。多数情况是没有记住知识,没能理解一个个知识点,而无法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知识地系统重构


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知识不是力量,就像石油不是力量一样。


众所周知,石油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将它转化为力量,知识也一样,纯粹的知识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有效运用知识才能发挥它的力量。


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两周前的一次思维训练课。这节课上要求学生通过一组提问来找到答案,具体要求是这样的:老师把自己想好的某个内容写在一张纸条上,事先不向学生透露什么信息,只是给出一个大的分类,比如“这是一种动物”。然后学生开始向老师提出问题,而老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能回答“是”或者“不”。学生需要通过一组连续的提问,找到最终的答案。比如学生可以问:“它是水里的动物吗?”老师回答:“不是”。生问:“它会飞吗?”师回答:“不会。”生问:“它是哺乳动物吗?”师答:“是”,生问:“它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吗?”师答:“是。”这时候对于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来说,答案的范围已经非常小了,基本上不是大熊猫就是金丝猴,通过问答不断缩小猜测范围,最终找出答案。


这个过程看起来满有难度的,但是也很有趣,即便是小学生也非常喜欢这个练习。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练习的难点究竟在哪儿,这比问题本身还要有意思。有一个练习比较明确的暴露了问题的焦点。老师在一次练习中告诉学生,下面要猜的是一个名胜建筑,学生开始提问:“它是中国的吗?”师:“不是。”学生问:“它是英国的吗?”师:“不是。”学生问:“它是法国的吗?”老师说:“不是,但是我建议你考虑一下怎么提问,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你要是都问一遍的话,恐怕两节课的时间都不够。再说,同学们记得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名字吗?”学生陷入沉默,过了一分钟,有一个女生问道:“它是美洲的吗?”老师说:“不是,但是这次提问的效率比上一次高多了。”于是学生开始在洲际间淘汰,随后确定了这个名胜是在非洲,最终找到了答案——斯芬克斯像——狮身人面像。


下课之后我叫住一个学生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几个大洲吗?”学生说:“我知道啊。”我问:“你能背一遍给我听吗?”学生轻松背了一遍。我又问:“刚才提问的时候,你怎么没想起用洲为单位来排除呢?”学生说:“呵呵,我忘啦。”


这事儿有意思吧?学生究竟是记住了还是忘记了?学生可以随时完成背诵、默写或者填空,但是到了这个知识该产生价值的时候,他却忘了这个知识。知识还是力量吗?


知识其实就是一组信息,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组合,把知识静态地“压进”头脑,很难确定这些信息是否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所以说,对知识的记忆和对知识的运用是两个层次的事,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力量。这就好像相同的汽油注入不同车子的油箱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效率完全不同一样。


以上是通过一节课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以及我的一些反思,下面我要说说另一个角度的问题——是不是一切都可以知识化?


我们知道,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心理程序知识和心理动作程序知识(心因性动作程序知识),大体上知识的概念可以涵盖操作性技能和程序性技能。看起来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了,但还是有很多事情是知识鞭长莫及的。比如,一个人看了一部小说,看得痛哭流涕,感动得要死。而另外一个人看了相同的小说却无动于衷。后者问前一个人:“你是怎样获得那样的感悟的?”前者说:“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没有任何感触?”我们会说:后面那个人在阅读中的感知能力不如前一个人。其实我们在没有看到那本小说的时候无从判断那部小说究竟是值得感动或者确实是无病呻吟,但我们确实会看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会存在很大差异。这个差异,通过知识没有办法消除。感知是一种能力,不是技能。


同样的,知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情感,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格。所以每当我看到把道德知识化的教育,我就忍不住苦笑,比如看到有新闻说为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对他们进行道德考试,而考试的方式通过答卷来呈现。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答卷跟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毫无关系,可是似乎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泛知识化的误解,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对道德、素质、能力、品格抽象化,然后以知识的方式呈现出来,但这种知识只有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就好像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不是小说家,小说家要是把别人的小说研究的头头是道,自己基本上也就写不出小说了,当然,写些深刻的评论还是可以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在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知识本身并不是力量,并且也不能把一切都知识化。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过度注重知识的最严重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学生能力、素质甚至道德的下降。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d729a0101f1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