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人员的封面、脸面与里面

随便逮着一位产品人员,问产品为谁而做,十有八九都会回答:当然是用户啊。这个回答无可挑剔、很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谁都赞同,但谁也没往心里去的东西。
好比摆在书架上的名著,最有用的就是封面,可以装点自己的脸面。至于封面的里面有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有,其实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套话事关脸面,能有效提升第一印象

做产品,最容易模仿的是封面,最容易学会的是套话。见过很多产品人员,说起产品来一套一套的

有福特的“马论”,福特说如果我去问用户要什么,用户肯定不会要汽车,因为他根本没见过汽车,用户只会说,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特劳特的“定位”,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一家企业,要想真正成功,必须有准确的定位。这个定位,不在产品、服务和企业本身,而在最终用户的心智之中。用户的心智,才是营销的战场。
有乔布斯的“减法”,做产品最容易的是做加法,不断地增加新功能,不断地升级打补丁,这是常规人员的常规做法。而非同凡想的苹果做的是减法,产品功能减到极致,减无可减,这样的产品就是极品。
---要能将这些真正融合贯通,用来分析现有的各个公司的产品,达到一定量后,才是真的懂,说仅仅是记住,当然这是基础。

光学会老外的洋套话还不够,还要学有土腥味的本地方言。国内互联网两大产品经理马化腾和周鸿祎,前者据说是抄袭式创新,后者据说是渐进式创新。说法不同,意思差不多。都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不停地改进,比前人做得更好,最后把前人拍死在沙滩上。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洋枪土炮动动鼠标就能搞到。如果是为了启迪思想、拓展眼界,这些东西当然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怕就怕把封面当内容,把套话当精髓,反而忽视了隐藏在繁枝茂叶下面的土壤,看似平常的土壤,才是开花结果的根本。

封面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套话事关脸面,能有效提升第一印象,这些面上的功夫确实非常非常重要。有个喜欢摄影的朋友,购买了国内一厂家生产的超大光圈镜头,品质极佳。而徕卡同样光圈的镜头,价格是国产的15倍。但是国产镜头包装极差,有浓郁的乡办小厂风格,朋友说就算他这样识货的爱好者,看了包装也惴惴不安了好几天

确实,如果苹果iPhone也这么包装,估计价格腰斩一半大家都会觉得太贵。

面试产品人员也有很多年了,在没有办法很快了解里面如何的时候,只能先看面子怎样。逻辑很简单,此人连套话黑话都不会,说明对行业很不熟悉。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初哥。遇到天才的概率太小,那么十有八九是初哥。这种想法无可非议,商品包装很精致,商品本身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烂。如果商品包装很烂,商品本身烂的可能性就太大了。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事态常情而已。

有了封面与脸面,还远远不够。里面不好,外表光生也于事无补。产品人员不是政客,不能依靠空话套话生活。口若悬河讲完之后,还要挽起袖子干活。实际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怎么隐藏也没用。

产品人员的里面应该怎么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用一句套话,产品人员应该像大地学习,努力变得大地般厚重。学习套话不难,看几本书,读几十篇文章,就能鹦鹉学舌了。常用工具也不难,坚持使用几个月就成熟练工。做产品最难的是什么呢,很难用语言描述。有的说是用户体验,有的说是对需求的准确把握,有的说是品味,不一而足。反正,做出好的产品,真的是很难,没有什么速成秘诀。有人贩卖什么产品秘笈,管他名人商人,最好不信谣不传谣。

见过几个好的产品人员,有咋咋呼呼的,也有平平淡淡的。一个想法提出来,能够抓住要点,清理出脉络结构,找到已有的类似产品,然后很快提出一个大致不差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产品人员已经是百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了这样的能力一定是综合的,不容易通过某种技巧、某项数据来定义。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网络写手,蜕变为起点白金作家,到哪里都有人尊称“某大”,要是问这个蜕变过程什么最重要,问谁都会茫然的。只能笼而统之地说一句,功底到了,很有点“梅子熟了”的味道。

对产品人员来说,有了封面和脸面,只是入行的第一步。接下去就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积累过程改变的是里面,没有那么激动人心,甚至自己都感觉不出明显的进步。众多琐碎繁杂的工作不停地重复和反复,原来让你激动不已的名人名言也变得那么平淡不惊,甚至有点浅薄可笑。坚持熬过来就是高手,熬不过谁也没招,心理实在不平衡的话,那就去当愤青好了。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7a32b01019tht.html